淇濱區九州路街道鳳凰城社區:鄰里互助促和諧 共建幸福大家庭
鳳凰城社區志愿服務隊開展“護學崗”志愿服務活動。鳳凰城社區供圖
【鶴壁新聞網訊-鶴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李明英】“幼兒托管中心解決了雙職工家庭子女學后托管、寒暑假托管難題;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生護士隨叫隨到、上門出診……”7月3日,淇濱區九州路街道鳳凰城社區負責人張卉介紹,近年來,社區以黨建引領打造“一刻鐘生活圈”,聚焦“一老一小”難題,讓幼有托管、老有康養,居民小事不出家門、大事不出社區,各項便民服務延伸到家,不斷提高社區服務治理精準化、精細化水平。
該社區實行“一圈一策”,依托“左鄰右舍‘鄰’距離”黨群服務中心,聯合日間照料中心、法律顧問、物業公司等,打造區域共建、鄰里互助的服務站點。依托左鄰右舍服務站,增進了鄰里關系,減少了鄰里糾紛,提升了居民幸福感。
“張大爺,最近家里有沒有什么難事?有需要我們的地方您說一聲。”“紅袖章”志愿服務隊成員李先生,正在挨家挨戶了解居民情況。張卉介紹,社區組建了5支黨員紅色志愿服務隊,以“1+1”“N+1”形式覆蓋5個小區,每月至少開展1次“幸福敲門”“串門嘮嗑”活動,挨家挨戶發放便民服務心愿卡,詳細記錄急難盼愁問題,按照“大事、小事、私事”分類建立居民需求清單、小區資源清單,通過群眾“點單”、社區“派單”、志愿服務隊“接單”方式,讓居民的事有人聽、有人管。
建立“黨建+居民自治”模式。社區組織黨員干部、居民代表到黨群服務中心、黨員活動室召開黨群議事會、表決會,通過共議宜居重大事、共管社區宜居事,推動實現社區宜居建設民事民議、民事民管。
探索共建共治機制。社區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在創建工作和活動中積極主動做好示范引領,帶動群眾共建共治。依托左鄰右舍服務站,提供“公益+市場”“公益+低償”服務,建立小區業主和各小區樓棟微信群,用接地氣的服務提升居民滿意度。以黨群服務中心為陣地,不定期組織職能部門、黨員代表、群眾代表召開共建共治聯席會,用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舉措,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。
鶴壁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凡本網注明“鶴壁新聞網X月X日訊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鶴壁新聞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鶴壁新聞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鶴壁新聞網授權咨詢:0392-3313875